五、后真相
從明年開始,我個人的所有事情都會圍繞這條主線。我會把自己變成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認知升級,不斷分享和呈現我自己的變化。中國最好的知識服務商這個認知,是我們這個創業團隊的孩子。我會在長長的時間隧道里,跟著它爬行,注目它,用自己的方式養大它。
后真相(post-truth)的意思,不是沒有真相,而是對這個世界來說,情緒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事實。
后真相時代的來臨,最核心的變化是人們越來越不關心真相,而只關心立場、態度和情緒。
過去謠言泛濫,是因為信息太少了。
而后真相時代,是因為真相太貴了。
相聲演員郭德綱和他的徒弟曹云金互撕,電影導演馮小剛和萬達院線的“太子”王思聰互撕,你關心真相是什么嗎?
過去,我們總說真理越辯越明,基于事實的論戰,總歸有對有錯。但大家看到的事實不同,認知的層級不同,是非對錯很難論定。
過去,我們用認知去抵達事實;現在,不管是事實還是認知都成了表達自我的工具。
這個變化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一個全人類文明的轉折點。它帶來的結果,不僅是事實模糊了,紛爭增多了這么簡單。它其實在搖晃我們文明的一塊基石。
它帶來的真正危機是共同體危機。我們2017的第五只黑天鵝。
文明的進程不只是財富的膨脹和個人的自由,其實還有一根堅定而強韌的線索,就是建立共同體,換句話說,就是怎樣定義“我們”。知道我們是誰,協作才能展開,財富才能積累,安全才能獲得,尊嚴才能建構。
后真相時代正在不斷地削弱我們的共同體意識,而這正是我們的文明之錨。
過去,建立共同體或者定義我們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除了國家這個共同體之外,血緣、地域、階層、單位……這些共同體構建依據都在發生不同程度的弱化。
那么認知會成為構建共同體的依據嗎?不會,因為它太脆弱,因為每個人的認知成長都不同步。
但創業者們之間的共同體,在這個時代卻凸顯了出來。
只要你正在試圖通過提升自我的認知,試圖構建全新的合作,試圖探索不同的可能,你就是創業者。
不管你是為公司還是為自己,也不論你是自由職業者還是打工仔,這是我們共同擁有的身份——時代的探險家,人類文明新邊疆的開拓者。
在所有時代的探險者群體中,都會自然形成守望相助、無私分享的倫理。因為內心太孤獨,風險太難測,多一分信息,就多一分勝算;少一次協作,就少一次生機。暫時的成敗,什么都不算。一生的對手,也都值得尊敬。
這是創業者會成為一個共同體的根本原因。
我們這一代創業者和其他共同體有很多地方不一樣,這也往往是外界誤解我們的地方:
我們是永遠的犯錯者。
在創業者的世界里,永遠沒有正確這個詞,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知道,有比我們當前做法更高明的策略。
我們是永遠的逃亡者。
以前認為掙錢最重要,后面發現增長比掙錢重要;當你以為增長最重要的時候,后面發現增長的速度才是最重要的;當你在追求增長速度的時候,你又會發現超過市場預期的增長速度才重要。創業的本質是要增長,要預期中的增長,要超過預期的增長。
無論你跑在哪里,跑得多快,后面都有一條狗,在窮追不舍。這哪里是在創業,這分明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逃亡。
我們是永遠的挫敗者。
任何其他行業的人,一生只需做出一個高峰即可名流青史。他們的價值都是用最高點來衡量,而創業者的價值是按結局來衡量。
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惠普、雅虎……人們記住的不是這些偉大的公司最輝煌的時刻,而是終局時他們落魄的樣子。商學院的教授會毫不遲疑地更改自己的教案,把一個成功的典范,改成一個慘痛的教訓。
任何一個創業者,只要你在卸任或者死去的那一刻,你的事業不處于上升期,你就是一個挫敗者。
作為創業者,我們有著別人無法理解的獨特宿命,我們創業者是一個共同體。
所謂共同體,未必真能幫到彼此,但是我們應該有能力感受這個共同體里其他成員的苦樂和悲歡。這不是一個責任,這是一個能力。
既然我們的終極宿命是錯誤,是逃亡,是挫敗,我們還應該承受共同體其他人對錯誤的指責,對逃亡的加碼,對挫敗的嘲笑嗎?
舉個例子,2016年9月,關于黃太吉大面積關閉店面的報道鋪天蓋地。在這些報道中,我們可以聞到一種濃烈的幸災樂禍的氣味,一時間,我也看到很多創業者的轉發文字。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果然不出我所料。
9月21日,黃太吉創始人赫暢發文章問了大家三句話:
“黃太吉四年的出現,對中國的餐飲行業究竟有沒有貢獻?”
“黃太吉對于餐飲新一代創業者究竟影響有多大?”
“你們真的希望一個沒有黃太吉的世界嗎?”
赫暢要得多嗎?無非是一個等著他做出努力、克服困難的機會而已。
創業者就是珊瑚蟲,他們是用身體堆出島礁,最后穿出海面。他們每一代人,都在用生命的某一個片段,來推動商業文明的進步。
以成敗論英雄,是他們應當承受的宿命。但是,同樣承擔這種宿命的創業共同體,再這樣做就不厚道了。你用你當下的快感,壘起你自己成長路上的一座座高墻。信口雌黃的批評何其容易,就算你對了又能怎樣?
與其去嘲諷職責,不如仔細欣賞他人為你探的路,感受價值創造瞬間帶給你的驚喜。
你看,這就是創業者共同體。
我們非常鄭重的呼吁,2017年開始,創業者不黑創業者。
以上好像都在訴苦,但是創業者也有一筆其他人沒有的財富。
深圳衛視《時間的朋友》收視率第一
人生的各種活法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在自己的活法里是不是步步登高,決定了一個人的成色。作為創業者,我們擁有了一根看得見的進度條,反映我們的內心成長、認知升級。所有人都看得見,你爬了多高,走了多遠。
對一個創業者來說,你讀了多少書,上了多少學,開了多少會,承受了下屬的多少委屈,你的進度條不會騙你。
自由市場經濟演化至今,終于可以賜予這一代創業者一個巨大的福祉——可以用數字標定一個人人生的高度。
2016年,每一個創業者都擁有一些可以標記自己的數字。2017年,我們推動它,也就是推動自己向上成長。
正如莎士比亞在《暴風雨》里寫到:“凡是過去,皆為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