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這個世界正在向某個方向緩緩地移動。有一些潛在的微小趨勢,在堅定地發生著。幅度不大,力量不小,最重要的是不可逆。他們潛滋默長,緩慢而堅定。時間一長,你會發現換了人間。比如,中國的老齡化,中國的城市化,技術進步。
BAT三家,2015年大約總共有員工8萬人,創造了2700億的收入。也就是行業不到3%的勞動力,創造了接近行業的一半GDP。那么剩下97%的互聯網人到底在干什么?
與其和騰訊、阿里死磕,不如去找他們的投資部門死磕。“做一個看起來有前途的東西,然后賣給阿里騰訊”,是創業市場上真實有效的“代孕生意”。
時間會成為商業的終極戰場。每個消費升級的行業都在爭奪時間。電影、視頻、游戲、休閑、度假、直播,這些新興產業的特征,都是——它不只是你“靜默的伙伴”,它要的是你一部分的生命。
從銷售思維轉換成服務思維,本質就是和用戶對話的方式從“你要什么,我有”,變成“你不用懂,聽我的”。
也許只要5到20年,在我們還沒有退休的時候,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極其陌生。這次沖擊來得又快又大。過往的人類歷史證明,進步是好的,更好的是緩慢的進步。但這一次,好消息是,我們在進步,壞消息是,我們在飛快的進步。
在創業者的世界里,永遠沒有正確這個詞,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知道,有比我們當前做法更高明的策略。不管你多對,永遠有更對。
以前認為掙錢最重要,后面發現增長比掙錢重要;
當你以為增長最重要的時候,后面發現增長的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當你在追求增長速度的時候,你又會發現超過市場預期的增長速度才重要。
創業的本質是要增長,要預期中的增長,要超過預期的增長。
創業者都擁有一根看得見的進度條,折射你的內心成長、認知升級。創業者在不斷攀爬,備嘗艱辛,但是,所有人都看得見,他爬了多高,走了多遠。
我過去幾年一直在講一個詞,叫“死磕”。但是今后,我會加一個詞,叫“自律”。“死磕”是不管自己怎么樣,都要把事兒做好;“自律”是讓自己變得更好,事情自然能夠做得更好。
我發現原來自律和有趣是同一件事。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反面,叫自我懈怠。
當技術造就了繁榮,匱乏成為歷史的時候,真正劃分階層的是什么?不是任何的外在資源,就是你如何激發對生活的興趣,如何通過自律達成體面。不關外界什么事兒,一切的根源都是自我。
所謂更牛,就是換個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