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廚當道》
16種大米,N種做法,尋求最佳料理方式
第一期美食挑戰的主題,竟然是我們最常見的“米”。但另所有嘉賓瞪大眼的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不僅僅是普通的大米,而是節目組從世界各地搜尋來的16種不同的米,包括東北“五常大米”,日本“月光米”,山西呂梁“小米”等,有吃過的,有聽聞過的,有些可能還是第一次見到。
不同的米,不同的料理方式,不僅考驗了鮮廚們的廚藝,還帶觀眾領略一番米的知識。信和好友袁華用高粱米做了一道名為“死了都要吃”的煲粥,用砂鍋煲的粥,配上滑蛋和香料,看似完美的料理,卻遭到劉一帆“無情”地蓋鍋,究竟發生了什么?在所有嘉賓中廚藝排位較為靠后的SNH48黃婷婷和馮薪朵,在拿到了紫米后,嘗試著用創新和美感征服評委。美食評委林依輪說了什么,使張小斐和泰維又匆忙返工重做料理?整整燉了四鍋米的大左,也欲在嘗試中尋找最適合的料理方式。
除了殘酷的美食考驗,節目組也特地請來了中國廚藝匠人“蠔爺”陳漢宗,研究米飯烹煮技藝多年的他,稱得上是中國最會做米飯的人。現場蠔爺來到的一道烹飪臘肉飯,讓鮮廚們在緊張料理之余,也一飽口福,體會到何為一碗“好的米飯”。
1條創新之路,2種賽制,為美食夢想保駕護航
連續三年打造“周間美食綜藝節目”的江蘇衛視再出殺手锏,2017年5月3日,全新美食綜藝《鮮廚當道》將在江蘇衛視周三檔全新起航。區別于目前市場上其他美食節目,《鮮廚當道》志在以更高壓的賽制,更專業的廚藝,更實力的明星選手,開辟一條新的美食綜藝融合創新之路。
面對行業激烈競爭的態勢,《鮮廚當道》依然有脫穎而出的志向和計劃。“市場上并不缺乏綜藝感、游戲性乃至趣味性極強的綜藝節目。《鮮廚當道》的看點在于,通過美食這個人最基本的欲求展現出明星生活中平凡的那一面。”節目總制片人陳曄介紹,在選擇嘉賓時,節目組除了對選手的認知度進行考量,還充分考慮了他們的廚藝水平和熟練程度。
與以往美食節目常見的“淘汰”賽制不同,《鮮廚當道》采用了積分與淘汰雙制度的模式——在節目的不斷推進中,鮮廚們以累計積分的形式進行排位,最終決出廚藝最佳的一名。
據節目總制片人陳曄介紹,以往的大逃殺模式中,藝人來來去去,觀眾有可能還沒有和自己認知的藝人培養出火花,藝人就被淘汰了。“這并不是節目想要看到的,在節目中人物和各自的關系是層層遞進的,而故事的深入感同樣是層層遞進的。美食烹飪是本身一項需要時間來打磨培訓的技藝,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