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性合一的主流制作理念
以“現象級集群”鑄就原創綜藝大片的“國家標準”
央視作為國家電視臺,始終強調堅守“國家責任、全球視野、人文情懷”,在節目選擇上強調堅持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相結合的復合價值。
“平臺鑄就高度,溫度觸及靈魂,筋骨構建品格。”邁入2016“中國原創綜藝節目模式元年”的央視創造傳媒,背靠央視的巨大資源整合以及強力擴散效應,亮劍原創實力、工業水準和價值底蘊,推出了《挑戰不可能》《加油!向未來》《歡樂中國人》《朗讀者》為代表的爆款綜藝,締造了一個實力雄厚的“國家標準綜藝節目集群”。
遍數由央視創造傳媒鍛造的多部叫好又叫座的綜藝精品,有兩條清晰的脈絡貫穿始終:
一是開闊的大國氣象和格局。節目制作調動中國頂級資源,極致呈現那些讓人驚心動魄又肅然起敬的瞬間:《挑戰不可能》第一次把挑戰的舞臺放到了天宮二號,天宮二號天地連線震撼人心;《加油!向未來》在新一季結盟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等國內權威科研院所機構,邀請大科學家加盟節目,也首次把加油向未來的實驗通過蛟龍號放入海底幾千米的深處;《朗讀者》云集了一批有影響力、有知名度的人物、大家,國家頂級文學家、出版人、專家、學者坐鎮文學顧問團,精心挑選美文供嘉賓朗讀,文化品格和藝術價值均達到了極高水準。
二是細微的素人精神和情感。內容呈現始終將人民作為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將“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視為創作的核心準則:以“平凡生命、極致綻放”為挑戰主旨的《挑戰不可能》,讓真實而富有力量的普通人成為挑戰的力量源泉:《歡樂中國人》以弘揚優秀“家庭、家教、家風”為核心,用真實人物、真實情感、真實故事開創素人喜劇類節目新模式,全國網最高破3的單期收視創下近年來央視一套電視季播綜藝節目收視紀錄;《朗讀者》則將生命的個體放飛于文學的意境,聆聽那些有血有肉的生命之美。大情懷的人性之光,才是國家舞臺的內容王道。
背靠國家平臺綻放市場活力
以“高品質、高品位、高品格”為業界樹立范本
央視創造傳媒是央視主動應對傳媒市場變化、機制創新的產物。它作為央視在可市場化操作的內容制作領域的試點,用央視平臺撬動市場資源,用市場資源以及市場化的操作手段來滿足平臺的內容創新生產。
自2013年10月成立之日起,央視創造傳媒即被定位為央視戰略型重點內容制作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和探索,公司已經初步創立并完善了“平臺+市場”有效聯動的內容生產模式,嘗試了內容IP的開發方法,探索了“產品化”的融媒體內容制作,穩固了央視大型季播節目制作的市場地位,重塑了央視在綜藝節目領域的引領力。
背靠國家平臺,集結一流團隊,聯動市場力量,更重要的是賦予中國精神和文化傳承的極致表達,力作迭出的“央視創造傳媒出品”,彰顯了中國電視工業的制作水準。在出色的全網傳播力和優異的口碑影響力之外,央視創造傳媒接連斬獲殊榮。其中,《挑戰不可能》第一季、《加油!向未來》第一季、《朗讀者》先后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表彰為“2015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2016年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2017第一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挑戰不可能》第一季獲得第53屆亞洲太平洋廣播聯盟頒發的電視娛樂節目類大獎,這是多年來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在“亞廣聯”上獲得的首個原創類節目大獎。
在央視創造傳媒的運行體系中,內容生產是核心、是一切業務的出發點。但市場化內容制作公司,僅僅依靠內容生產,在實踐中已經顯露出資源單一、后續乏力等一系列問題。央視創造傳媒在總結同行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將公司的發展方向定位為:圍繞內容生產打造“內容大生態”:豐富內容產品類型打造“大內容”矩陣,做大做強宣傳營銷打造“大傳播”版塊,深耕IP和產業鏈開發打造“大產業鏈”集群,抓住風口推動內容與技術結合打造“大融媒體產品”。以高品質、高品位、高品格,為業界樹立了行業范本。
歷經市場的磨礪,直面觀眾的考驗,在主流價值的統領下不斷開拓市場藍海,不斷放大“平臺&內容”的集成優勢——央視創造傳媒的未來還有很大想象空間,值得期待。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