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央視財經頻道《魅力中國城》第二輪第三場迎來三座魅力城市:一座是世界十大“返璞歸真,回歸自然” 旅游圣地--貴州黔東南;一座是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騎在海上的天南重地”廣東湛江;一座是吳越和荊楚文化的交融地,孕育了眾多名人將相的湖北黃岡。
三位主政者和主持人登場
節目中,有著“中國最后一個持槍部落”之稱的黔東南岜沙苗寨揭開了神秘面紗;被譽為“天下四絕”的雷州換鼓,也在湛江的演繹下重現了聲勢如虹、撼天動地的盛大場面;演員張一山化身黃岡中學老師,開啟黃岡探訪名人之路,黃岡還帶來匈牙利影子舞表演,展現小而美的城市精絕。不少人為節目點贊,《魅力中國城》擴大城市間的朋友圈,開闊城市視野,讓每一座競演城市都不虛此行。
黔東南副州長推介城市
文化學者張頤武點贊岜沙苗寨
獨臂蠟娘渲染黔東南精絕
在“鉆石線路”環節中,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副州長肖明龍帶領法國歌手戴亮,從岜沙苗寨開始,途經肇興侗寨、鎮遠古城,最后到達西江千戶苗寨,開啟了一場“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黔東南神奇之旅。
岜沙苗寨曾被歷史學家稱作“活著的兵馬俑”,它是中國最后一個持槍部落,擁有著最神秘的原生態民族文化。至今岜沙人都還在保持著“男耕女織,飼養牲畜,耕田種地,養狗打獵,紡線織布”的生活傳統,仿佛一座世外桃源。現場,朱軍還像岜沙漢子一樣得到了一次鳴槍的機會。在岜沙部落,這樣的槍聲是代表著歡迎客人的最高禮遇。北大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評委坦言,“槍聲之響,一下子讓你進入到黔東南精彩的演出里面。”
在“城市精絕”環節,黔東南展示了銀器椎打、銀絲編織、鐮刀剃頭、侗布制作、鉆刀蠟畫、蠟染、隆里古城畫花臉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岜沙鐮刀剃頭、打銀器、銅鼓、打侗布的節奏巧然有序,苗族飛歌,反排鼓舞、隆里花臉龍耍舞和雷山掌坳表演銅鼓舞的小朋友們朝氣蓬勃。一曲《傳承》歌聲中,臺江獨臂蠟娘楊而朗精心鉆刻著蠟畫,著盛裝的黔東南16朵“金花”將臺江獨臂蠟娘精心力作的苗族蠟染帷幔,在舞臺上婉婉轉動,渲染了黔東南“精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