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慶
魯豫
黃子佼
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第六期將在本周六20:30再次開播!本期的分享嘉賓是優客工場共享際創始人毛大慶,他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從被迫上跑道到完成70場馬拉松的故事。同時,導師魯豫、黃子佼帶領的新老“演說家”也展開了新一輪的舌戰Battle:第五代守塔人葉超群五代傳承堅守七里峪燈塔;前駐非記者李連星分享中非友誼故事;前華爾街財經記者孫思遠講述終身學習價值觀。本期節目精彩絕倫,不容錯過!
毛大慶分享70場馬拉松背后故事 魯豫、黃子佼回憶創業經歷
40多歲的人還能跑馬拉松嗎?毛大慶說能,而且還能跑70場。如今已經48歲的毛大慶剛剛結束了他人生中的第70個全程馬拉松,從抗拒到享受,跑步改變了他的生活。毛大慶曾在四年前被診斷出中度抑郁,生活一度陷入了灰暗。當時正逢推進全民體育運動,毛大慶也開始嘗試走上跑道。從800米到1公里,再到2公里、3公里,1個月后他完成了人生的第一個連續5公里。他形容那個晚上仿佛“過年一樣”,是他自生病以來睡得最安穩的一晚。在他人生的第一個半程馬拉松上,他遇到了來自印度104歲的跑者辛格,長須飄揚的辛格帶給他極大的震撼。從此他愛上了跑步,并且開始享受這種從跑步的自律中帶來的美妙感覺。毛大慶認為,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一旦出發,必須到達。”
互動環節中,毛大慶被問道“創新創業也像是一場馬拉松,什么時候是人生創業的最好時機?”他的回答是:“創業沒有年齡早晚,它也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但是年輕人確實代表了時代的力量,所以年輕人是最有資格去談創新和創業的。”這個話題也引發了導師關于自己創業時的熱烈討論,黃子佼回憶自己創業時是“被逼無奈”,魯豫則表示“創業之后沒法再任性了,所以不要把創業想象的太美好”。
守塔人葉超群五代傳承堅守燈塔 前駐非記者講述中非友誼
在中國一萬八千公里的海岸線上,有著188座燈塔,葉超群守護的就是其中一座有著150多年歷史的七里峪燈塔。從清朝光緒年間,葉超群的曾曾祖父開始,這份守塔的工作已經傳承了五代人。時代在更迭,設備在變換,但他們一家五代人守塔的信念卻沒有改變。葉超群說:“對于過往的船只來說,燈塔就是希望。它能在黑暗和迷霧中指引航船,給他們帶來信心和溫暖。我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工作更加的了不起,但是我覺得沒有一件事能比給人以希望更加偉大。”
前駐非記者李連星為大家講述了自己在非洲工作了五年的所見所聞。大家印象里的非洲是什么,黑、熱、貧窮。但其實這都是偏見,李連星解釋道,非洲也有不少白人,非洲南北跨度超過70個緯度,那些覺得中國夏天很熱要回非洲避暑的黑人也不只是在段子里。李連星的經歷也讓魯豫聯想到自己父親的工作經歷。她的父親是中國第一代學習非洲斯瓦西里語的人,那時幾乎沒人知道這種語言,但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魯豫說她從來沒有夸過父親,但今天她要夸贊他一下。
此外,前華爾街財經記者孫思遠給大家講述了“終身學習”的價值觀。在采訪格林斯潘、巴菲特等金融界巨擘中,孫思遠學到了很多“干貨”,在這場演講中他將一一分享給大家;銀行職員陶碩用親身經歷講述平凡人也能成為英雄的精彩故事。
本期節目精彩不斷,敬請關注本周六20:30北京衛視《我是演說家》第四季第六期,一起共赴這場語言的盛宴,共同感受時代風采,為新時代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