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戰略是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硬實力、軟實力歸根到底要靠人才實力。九三學社界別委員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今年兩會期間,九三學社界別委員們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傳遞民情民意,扎實履職為民發聲。
履職回顧:
勇于擔當 “深耕”提案提高質量
過去一年,九三學社界別委員的提案緊緊圍繞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和改革發展的難點問題,積極履行職能。
“勇于擔當、敢于發聲,是一名政協委員的職責和使命所在。”談到2019年提案辦復情況,全國政協常委、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劉忠范告訴記者,他有關“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的嚴重形式主義問題”的建議已獲落地實施,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提案工作應講求質量而不追求數量,不求提案大戶,但求從實履職。2019年,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湖南省委會副主委李云才提交的提案和發言,件件被重視,件件有回復。從采納的意見建議來看,它得益于“深耕”。其中,他提交的《關于鄉村振興補短板切實解決農村安全飲水的提案》被承辦單位推薦為好提案,被全國政協評為優秀提案,還被列為解決深度貧困地區四大工作重點之一。
熱議報告:
底氣信心 政府工作報告實實在在
給人民以信心,給未來以希望。劉忠范委員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言簡意賅。緊扣現實,實實在在。”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高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穩定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我認為,這是應對大變局和大挑戰的重要舉措。科技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民族強。抓住科技創新和人才評價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我們將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我堅信,發揮制度優勢,萬眾一心,就一定能夠‘化危為機’,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
“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提振信心、催人奮進。”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云南省委會主委李學林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有五個特點:一是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二是保發展決心堅決、信心滿滿;三是保發展思路清晰;四是發展的重點突出;五是保發展措施精準有力。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讀懂底氣和信心。李云才委員說:“政府工作報告使我們更加增強了穩住民生基本盤的信心、落實‘六穩’‘六保’的信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信心。”
聚焦提案:
研究改革發展穩定中重點難點問題
提案工作是一項具有政協特色的傳統工作,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履行職能方式之一。九三學社中央從2019年7月就啟動了提案征集工作,共匯集提案初稿200多份,形成九三學社中央名義提案51件、九三學社界別提案29件,涉及科技教育文化、產業經濟、資源環境、等方面。這些提案體現九三學社界別特色,聚焦黨和國家中心工作以及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科技興則國家興,創新強則民族強。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主委郝躍在調研中發現,不少類型的企業,不愿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搞創新。如何改變現狀?郝躍委員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進一步優化企業考評體系;構建有效激勵機制;對標標桿企業,構建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生動力機制;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萍紕撔率峭苿又袊洕l展的強大動力。那么,科技與經濟如何才能深入融合?劉忠范委員建議,明確新型研發機構定位,盡早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和推廣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最根本的落腳點就是要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臉上笑容多起來,日子好起來!”李云才委員說,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關鍵舉措、長久之策,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把老百姓辛苦種出來的農產品賣出去。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甘肅省委會主委趙金云連續3年,從不同角度持續關注著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問題。今年,趙金云委員重點關注黃河流域水資源補償機制和黃河流域污染治理問題。她希望黃河全流域?。▍^)加大節水治水力度,強化水資源有償使用,解決好污染防治問題,努力提升工業生產和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水平,持續增強水資源供給保障能力,齊心協力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引向深入。
展望未來:
站在創建75周年新起點
2020年是九三學社創建75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及“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委員們表示,對未來滿懷信心和希望,應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等獻計出力。
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各種風險和挑戰,需要勇氣和舉措。劉忠范委員認為:“科技體制和人才評價體制改革將是逆勢上揚、應對挑戰的‘牛鼻子’。調動起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研發機構和研發人員的創新活力和主觀能動性,做真正既有‘成就感’、又有‘獲得感’的東西,是解決我國高科技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卡脖子’問題的關鍵所在。”
圍繞“小切口,大問題”,深入社會、深入實踐、深度調研,政協委員才能更好地履職建言,履職盡為,履職盡責。李云才說:“我有一個夢想。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征途中,農村要建設成為致富的洼地、減壓的天地、鄉愁的搖籃。為此,我將不負好時代,不負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