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黨代會工作報告,作為基層黨員,我深受鼓舞。工作報告中提出‘創新先富帶后富幫后富機制,著眼縮小城鄉差距,整鎮推進鄉村振興,建立城鄉融合型、工貿帶動型、農業主導型發展評價體系’‘做大做強特色富民產業’等發展思路,為我們基層黨員干部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深受啟發。”泉州市黨代表,永春縣達埔鎮新瓊村黨支部書記潘文兵說。
達埔鎮新瓊村現有總人口5282人,過去,當地有句順口溜“新瓊,新瓊,達埔最窮”,村民外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新瓊人。然而,自2014年列入省定建檔立卡扶貧開發村以來,這個有著5000多常住人口的村莊,用5年多的時間,不僅從昔日的“窮村子”變成讓人羨慕的文明村、小康村,還成為福建省鄉村旅游特色村、福建省鄉村振興試點村,村級黨組織獲評為泉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潘文兵說,新瓊村的發展和變化,得益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和縣、鄉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的部署,探索發展強村帶弱村、抱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特色項目。此外,由該村全資控股成立泉州強民香業有限公司,聯合洑溪、新溪、光烈等9個村財收入薄弱村,籌資470萬元對強民香業公司進行投資入股,計劃投資2500萬元,預計每年可為9個村增收村財28.2萬元,帶動周邊村財收入薄弱村抱團發展,共享鄉村振興戰略成果。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按照黨代會部署,結合永春香這一特色有根產業的優勢,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產業強民香業項目二期三期的建設,打造集香料加工、香品制造、商務辦公、香文旅為一體的鄉村振興綜合體,通過抱團發展,落實市委‘整鎮推進鄉村振興’思路。”潘文兵說。(東南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鄭伊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